今年以来,中央和地方不断出台促消费相关举措,全方位多领域发力激发消费潜力。《金融时报》记者梳理多组数据发现,当前,汽车、家电等重点消费领域回暖迹象明显,绿色、智能等消费升级亮点频频,线上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速。
重点领域明显回暖 消费迎来“小高潮”
当下,汽车消费在多重政策利好下明显提振。近期召开的多次会议都提出要释放汽车消费潜力。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,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,一是活跃二手车市场,促进汽车更新消费。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。汽车购置税应主要用于公路建设,考虑当前实际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延期问题。三是完善平行进口政策,有序发展汽车融资租赁,支持停车场建设。“得益于一系列对汽车消费支持政策的落地,6月份,汽车销售情况大幅改善,对整体消费形成强有力的拉动。”中泰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表示。
实际上,在传统的消费淡季,汽车消费通常表现得“淡季不淡”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转好以及相关政策利好的落地,今年4、5月受疫情影响的汽车产能和需求在6、7月持续释放。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,7月份,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81.8万辆,同比增长20.4%;7月份,批发销量为213.4万辆,同比增长40.8%。
此外,暑期消费叠加疫情后消费需求反弹也进一步拉动了消费增长。其中,电影市场和出行消费出现明显的“小高潮”。
在出行数据方面,同程研究院发布的7月份全国出行热度指数显示,国内航线搜索热度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。国铁集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7月份,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.24亿人次,日均722.8万人次,环比增加170.4万人次,增长30.9%。“全国民航、铁路客流逐步回升,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叠加政策红利助推,整体出行及出游热度呈现回暖态势。”该研究院认为,在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保障下,暑期文旅市场呈健康有序发展态势,预计暑运下半场出行总体将保持稳步回升趋势。
同时,电影市场也持续回暖。猫眼数据显示,截至8月9日18时40分,暑期档总票房70亿元(含预售),暑期档电影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。业内人士表示,今年暑期档票房大概率将超越去年同档期73.81亿元总票房,积压的观影需求在这个暑期再次获得释放。
绿色化智能化升级趋势明显 消费结构向好
在重点领域消费回暖的同时,绿色化、智能化、线上化趋势明显。
在汽车消费领域,各地纷纷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,新能源汽车需求表现亮眼。7月份,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56.4万辆,同比增长123.7%,批发渗透率达到26.4%,同比提升了9.8个百分点;零售销量为48.6万辆,同比增长117.3%,零售渗透率达到26.7%,同比提升11.9个百分点。1至7月,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量为303万辆,同比增长123.0%。今年前7个月的批发量接近2021年水平。
在家电领域,数字化、智能化等高端产品需求增长,带动市场潜力加速释放。今年以来,京东家电的新品、中高端家电产品成交额是去年同期的5倍,成套购家电成交额是去年同期的两倍;苏宁易购平台爆款套购销售同比增长257%,门店高端家电销售同比增长182%,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172%。
“弹性消费的增速恢复较大,包括汽车、金银珠宝等,表明居民消费内在动力较强。”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表示。
中长期消费动能强劲
展望下半年,上述利好因素有望延续。专家表示,从中长期来看,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,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,个性化、品质化消费快速发展,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和消费需求升级的动力依然强劲。
朱启兵分析认为,近两个月消费回暖的主要因素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消费场景逐步恢复正常,加之电商促销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此前两个月的消费需求。此外,暑期消费带动服务类消费回升,消费刺激政策释放了正面影响。“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政策在基建投资和刺激消费方面落地更高效。”他表示,政策效应有望延续。
陈兴也认为,在市内交通恢复的背景下,餐饮等服务性消费也明显改善。此外,随着经济活动的进一步恢复和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,交通物流的制约陆续解除,生产端约束也将减少,预计经济恢复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。
但朱启兵同时提示,6月份,经济数据中生产端修复斜率明显低于市场预期。“这与当前工业企业产成品去库存的背景有关,加之海外经济衰退预期升温,不排除三季度生产端表现依然疲弱的情况。此外,与2020年相比,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动能更弱,不利于我国消费市场快速恢复。”朱启兵说。
“当前,中央和地方出台一揽子稳经济的政策举措,适时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,引导经济重启扩张循环,有效稳定了消费信心,改善了消费能力。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,要更好地发挥好政策效果,进一步形成合力,有效引导居民稳岗增收,增强对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,让居民有能力消费、有意愿消费。同时,短期内仍要做好疫情精准防控,有序恢复经济社会发展,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,推动消费市场加速恢复。